

4月28日,學校舉辦了2022年學院科研副院長(自然科學)培訓班,來自全校自然科學學院、科研機構的30余名科研負責人參加了集中培訓。副校長李建成出席并參加交流研討。
李建成指出,科學研究是綜合性大學的顯著特征之一。在一定程度上,科學研究走在教學的前面,能為教學工作提供基礎支持,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意識和能力。希望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準確解讀國家科技政策,加強有組織的科研;各科研單位之間要加強交流,共同推動學科融合發展;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和各科研單位在充分使用好校內資源的基礎上,還需積極爭取校外科技創新資源,不斷拓展校地合作、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,勇擔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責任使命。
培訓班分為培訓授課、經驗分享、交流研討三個環節。
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柯濤作“國家科技政策解讀——加強有組織科研”報告,介紹了我國科技發展的歷程及當前科技創新的挑戰、機遇與高校的使命。他強調,“四個面向”就是需求,“卡脖子”問題就是導向,科研工作者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急國家之所急,做高水平的原始創新,始終不忘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使命。
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振作“縱向項目申報與管理相關事宜”報告,詳細講解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、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、湖北省重點研發計劃、自主科研項目五大類項目申報政策,強調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要加強合作,共創良好的科研環境與協作環境。產學研合作處副處長張利平作“提升橫向科研能力,服務國家經濟發展”報告,針對高校社會服務的重要性、社會服務的主要途徑、社會服務政策解讀等進行了系統講解,同時深入介紹了校地校企共建聯合研發機構管理、知識產權管理相關政策。
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鄭晗作“科協、學報、監督管理助力科技人員成長”報告,希望能更好發揮科協作用,提升科技人才影響力;齊心協力共創一流期刊,營造良好的人才成長學術生態;同時要履行科研經費監督管理主體責任、維護良好科研創新環境。平臺條件與成果管理處副處長胡浩作“科技平臺與科技獎勵”報告,他介紹了國家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和科技獎勵體系,并重點介紹了相關政策的導向與改革要點。
校保密辦負責人作“保密工作新形勢與學校保密工作重點任務”報告,他強調領導干部和科研人員要增強保密意識、提高保密技能、強化保密責任,不斷進一步規范日??蒲谢顒拥谋C芄芾?。
工作經驗分享環節,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陳明周,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、水利水電學院副院長李典慶,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趙齊樂,醫學研究院副院長李姝分別作報告,介紹本單位的科研工作的特色與亮點,分享科技創新管理經驗。
交流研討環節,所有與會的科技管理工作者以“如何發揮綜合性優勢,服務國家戰略需求”“如何凝心聚力,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”“如何依托優勢學科,服務地方經濟發展”為主題展開交流。
據悉,該培訓班是學校年度干部教育培訓計劃班次之一,由組織部、黨校會同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舉辦,旨在通過項目申報、平臺建設、橫向合作等科研活動組織,面向國家重大戰略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內容的培訓,提升我校自然科學科研工作水平,勇擔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使命。